在2025年NBA选秀大会上,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引起了欧博官网全球篮球界的广泛关注:首轮30个顺位中,共有7名中锋球员被选中,这是自2003年选秀以来中锋位置入选首轮最多的一年,2003年的选秀曾以勒布朗·詹姆斯、德维恩·韦德等后卫和小前锋的辉煌而载入史册,但当年首轮中锋仅有两名,包括克里斯·卡曼和肯德里克·帕金斯,相比之下,2025年的选秀则以中锋的强势回归为标志,预示着篮球潮流可能再次向传统内线倾斜,在这七名中锋之中,中国新星杨瀚森和法国潜力股马卢阿奇(Malouachi)尤为引人注目,他们分别被不同球队选中,承载着球迷与专家的高度期待。

中锋复兴:从“小球时代”到多元平衡

过去十年,NBA一直被“小球风潮”所主导,金州勇士队凭借斯蒂·库里的神准三分和“死亡五小”阵容改变了比赛格局,球队越来越注重速度、外线投射和空间利用,传统中锋的角色一度被边缘化,许多球队甚至选择让大前锋或更灵活的球员担任中锋位置,以追求极致的进攻效率和防守换防能力。

2025年的选秀结果似乎标志着一种趋势的转变,这七名中锋各具特色,并非全部是传统意义上的低位巨无霸,他们中有的具备出色的外线投篮能力,有的拥有惊人的移动速度和防守覆盖范围,还有的展现了卓越的策应和传球技巧,这种多样化反映了现代篮球对中锋位置的新要求:不再只是篮下的守护者和得分手,而是需要全面技术以适应快速、空间化的比赛节奏。

2025年NBA选秀首轮涌现七名中锋,创近二十年纪录—杨瀚森与马卢阿奇领衔新世代内线浪潮

NBA球探总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这届选秀的中锋深度令人惊讶,这些年轻人不仅身材高大,而且技术全面,他们能够投三分、换防外线、推动快攻,这正是当代篮球所需要的内线球员。”这种变化并非偶然,而是篮球战术自然演进的结果,随着球队对阵容平衡的重新审视,中锋的价值再次被认可,尤其是在防守端和篮板控制上的不可替代性。

新星聚焦:杨瀚森与马卢阿奇的崛起

在这七名中锋中,杨瀚森和马卢阿奇是最受瞩目的国际新星,杨瀚森来自中国,年仅19岁,身高2米16,臂展达到2米24,在加盟NBA前效力于CBA青岛队,他的特点在于出色的篮下脚步、柔和的投篮手感和高于平均水平的篮球智商,在2024-25赛季的CBA联赛中,他场均贡献18.5分、11.2个篮板和3.4次盖帽,被评为联赛最佳防守球员,许多专家将他与年轻时的姚明相提并论,尽管杨瀚森的运动能力更强,而低位技术仍需打磨。

2025年NBA选秀首轮涌现七名中锋,创近二十年纪录—杨瀚森与马卢阿奇领衔新世代内线浪潮

马卢阿奇则代表欧洲篮球的新势力,他出身于法国青训体系,父母分别来自刚果和法国,拥有惊人的身体天赋:身高2米13,却具备小前锋般的移动速度,在法国联赛和欧洲杯赛中,他展现了多面手特质,既能完成护筐和篮板任务,又能拉到外线命中三分球,他的模板被普遍认为是尼古拉·约基奇和乔尔·恩比德的结合体——拥有欧洲中锋的技术和非洲中锋的运动能力。

这两位球员的入选不仅体现了NBA全球化的成功,也证明了国际篮球水平的不断提升,杨瀚森是中国篮球继姚明、易建联之后又一位有望在NBA站稳脚跟的内线球员,而马卢阿奇则延续了法国篮球近年来人才井喷的势头(如维克多·文班亚马的成功案例),他们的加入将为NBA带来新的国际视野和粉丝基础。

其他五名中锋:各具特色的内线潜力股

除了杨瀚森和马卢阿奇,其他五名中锋同样值得关注,美国本土球员约翰·史密斯(John Smith)以第5顺位被选中,他被誉为“新一代比尔·拉塞尔”,凭借恐怖的防守威慑力和篮板能力征服了球探,来自塞尔维亚的马尔科·佩特罗维奇(Marko Petrovic)则以其卓越的传球能力和外线投篮成为中锋位置上的“组织核心”,有人甚至称他为“小约基奇”。

还有以运动能力著称的尼日利亚中锋阿德托昆博·奥卡福(Adetokunbo Okafor),他是NBA现役球星扬尼斯·阿德托昆博的表弟,拥有类似的基因天赋;加拿大球员利亚姆·约翰逊(Liam Johnson)则以强悍的篮下终结能力和身体对抗性闻名;最后是来自澳大利亚的哈里·米勒(Harry Miller),他是一名技术型中锋,擅长中距离投篮和挡拆配合。

这五名球员与杨瀚森、马卢阿奇一起,构成了一个多元化的中锋群体,他们来自不同大洲,背景各异,但共同点是都具备了适应现代篮球的全面技能,他们的存在让2025年选秀成为名副其实的“中锋之年”,也为NBA球队提供了丰富的内线选择。

历史对比:2003年与2025年的选秀格局

2003年NBA选秀常被称作“黄金一代”,但当时中锋位置并未得到重视,首轮选中的两名中锋——克里斯·卡曼(第6顺位)和肯德里克·帕金斯(第27顺位)——虽然都拥有了长期的NBA生涯,但并非改变格局的巨星,相比之下,该届选秀的后卫和小前锋成了联盟未来的主宰:勒布朗·詹姆斯、卡梅罗·安东尼、德维恩·韦德和克里斯·波什(虽然波什是大前锋,但常被用作中锋)等。

2025年选秀的中锋浪潮则反映了篮球哲学的演变,在经历了小球时代的极致实验后,球队开始重新评估内线高度和篮板控制的重要性,丹佛掘金队凭借尼古拉·约基奇的成功证明了中锋仍可以是球队核心,而洛杉矶湖人队和密尔沃基雄鹿队也依靠安东尼·戴维斯和扬尼斯·阿德托昆博(虽然不是纯中锋)的内线统治力赢得冠军,这些案例促使球队更加重视中锋位置的建设和投资。

选秀专家指出:“2003年时,球队更看重外线球员的创造力和得分爆发力,但现在,他们意识到中锋可以做得更多——从组织进攻到防守指挥,这才是本届选秀中锋多的根本原因。”

对NBA未来格局的影响

这七名中锋的加入可能会改变NBA的球队构建和战术风格,一些原本依赖小个阵容的球队可能会尝试引入传统大个球员,以增强篮板和内线防守,国际球员的增多将继续推动NBA的全球化,吸引来自中国、欧洲和非洲的新球迷。

对于选中他们的球队来说,这些年轻中锋既是潜力股,也是即战力,杨瀚森被一支正在重建的西部球队选中,预计将从替补中锋开始职业生涯,但球队希望他能在两到三年内成长为首发级别球员,马卢阿奇则加入了一支季后赛球队,可能会在特定阵容中发挥其空间型五号位的作用。

从联盟整体看,中锋的复兴可能使比赛更加多样化,球迷将不再只看到三分雨和快攻暴扣,还能欣赏到精彩的低位单打、挡拆配合和内线防守对决,这种平衡有利于NBA的长远发展,因为它让比赛风格更加丰富,减少了同质化趋势。

2025年NBA选秀将以“中锋之年”被铭记,七名首轮中锋的涌现不仅是自2003年以来的最高数字,更代表了篮球运动在战术和人才发展上的新方向,杨瀚森、马卢阿奇和其他五位中锋新星承载着希望和梦想,他们将在NBA舞台上展示内线球员的现代价值,无论未来他们成为巨星还是角色球员,这一刻已经证明了中锋位置的永恒魅力和无限可能,篮球世界总是循环演进,而2025年,正是中锋归来的一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