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NBA的历史长河中,年龄和伤病始终是运动员无法回避的挑战,美国体育媒体回顾了已故传奇球星科比·布莱恩特在35岁时遭遇跟腱撕裂重伤后的职业生涯转折,并以此对比即将年满35岁的波特兰开拓者队核心达米安·利拉德,引发球迷和专家对球星“高龄”状态下竞技表现的广泛讨论。

科比35岁跟腱重伤:辉煌生涯的转折点

2013年4月12日,湖人队对阵勇士队的比赛中,科比在一次突破中倒地,随后被确诊为左跟腱完全撕裂,当时34岁的科比(受伤时未满35岁,但康复后复出时已35岁)正处于职业生涯的巅峰末期,场均仍能贡献27.3分、5.6篮板和6.0助攻,这次重伤彻底改变了他欧博官网的职业生涯轨迹。

尽管科比以顽强的意志力在2013-14赛季复出,但他的运动能力明显下滑,复出后的两个赛季,他场均得分降至19分左右,投篮命中率跌至生涯低谷的37%,更令人遗憾的是,科比在2014-15赛季仅打了35场比赛后,便因右肩旋转肌撕裂再次赛季报销,他在2016年以一场60分的传奇表演结束职业生涯,但跟腱重伤后的三年里,他再未找回昔日的统治力。

美媒回顾科比35岁跟腱重伤后状态下滑,利拉德即将35岁面临相似挑战

美国体育记者马克·斯坦恩在近期节目中感慨:“科比的跟腱撕裂是一个标志性时刻,它提醒我们,即使是最伟大的球员,也无法战胜时间和伤病的双重打击。”

利拉德的35岁门槛:相似的挑战?

达米安·利拉德正站在与科比相似的年龄关口,这位开拓者队的当家球星将于今年7月15日迎来35岁生日,而他近年来的健康状况和比赛表现也引发了外界关注。

利拉德以“大心脏”和超远三分闻名,但上赛季(2023-24赛季)他因小腿伤势缺席了27场比赛,创下生涯单赛季缺阵纪录,尽管他复出后仍能交出24.3分、7.1助攻的数据,但投篮命中率(42.4%)和三分命中率(35.4%)均低于生涯平均水平,更值得注意的是,利拉德的防守效率进一步下滑,真实正负值(RPM)排名联盟控卫第15位,远不如巅峰期。

NBA资深分析师扎克·洛维指出:“利拉德的比赛风格依赖爆发力和快速变向,这与科比后期的情况类似,一旦速度和弹跳下滑,他的进攻威胁会大幅降低。”

历史规律与球员应对

从NBA历史来看,35岁通常是后卫球员的分水岭,除了科比,另一位超级控卫史蒂夫·纳什在35岁后因背伤状态急剧下滑;而克里斯·保罗则在35岁后转型为组织优先的控场者,虽数据缩水但仍能影响比赛。

利拉德目前的选择或许能决定其职业生涯的最终高度,开拓者队近年来围绕他补强了杰拉米·格兰特和安芬尼·西蒙斯等年轻球员,但球队竞争力始终未能突破西部第二轮,若利拉德希望延续巅峰,他可能需要调整打法,减少持球强攻,增加无球跑动和接球投篮的比例。

球迷与专家的分歧

对于利拉德的未来,球迷和专家意见不一,部分球迷认为,现代运动医学和负荷管理已大幅延长球星巅峰期,库里和杜兰特在35岁后仍保持高效就是例证,但反对者指出,利拉德的打法对身体损耗更大,且开拓者缺乏争冠阵容的支持。

美媒回顾科比35岁跟腱重伤后状态下滑,利拉德即将35岁面临相似挑战

前NBA球员杰伦·罗斯在节目中直言:“利拉德需要面对现实,要么接受转型,要么可能重蹈科比后期的覆辙,毕竟,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。”

科比的跟腱重伤已成为NBA历史上的经典案例,提醒着后来者关于年龄与伤病的残酷,利拉德站在同样的十字路口,他的选择和运气将决定其职业生涯的终章是悲情还是圆满,无论结果如何,球迷们都期待这位忠诚的战士能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结局。